家中监控本是守护安全的“眼睛”,若密码简单、安装不当,竟可能沦为他人窥探隐私的工具?您家的摄像头是否安装在卧室、洗手间门口等隐私区域?登录密码是否仍为简单初始密码?近日,仓山区检察院依法办理一起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案件,用真实案例为公众敲响互联网隐私保护的警钟。
作为普通网民,小陈热衷于逛网络论坛和加入各类群聊,在一次群聊中被网友推荐一款“可破解他人摄像头”的软件,便怀着好奇添加网友“深海鱼”为好友。“深海鱼”声称,该软件能破解弱密码摄像头,登录后即可查看隐私内容,不会操作还可远程指导安装,收费为每月100元、包年600元,遂小陈购买了软件三个月使用权。他不知道的是,这份所谓的“好奇”,早已触碰法律红线。在接下来的三个月里,小陈利用该软件暴力破解摄像头,获取账号密码,非法控制三百余个不特定监控摄像头,秘密获取2920张照片、1345个视频。
公安机关发现线索后,迅速对小陈涉嫌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一案立案侦查,并顺藤摸瓜将上家“深海鱼”抓获。经移送本院审理查明,2019年,“深海鱼”在网上获取暴力破解摄像头软件的源代码,经修改编程后开发出新软件。2019年至2022年期间,他在家中以每月100元的价格向多名网友售卖软件使用权,非法获利1.5万元。经鉴定,“深海鱼”提供的软件具有爆破用户名为admin的密码的功能,并且可通过爆破后的密码对已获取IP段的摄像头进行控制。
最终,经检察机关审查,小陈违反国家规定,非法控制他人计算机信息系统,其行为构成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罪;“深海鱼”明知他人实施违法犯罪,仍提供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程序、工具,构成提供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程序、工具罪。近日,二人均被法院依法判决,小陈因具有自首、认罪认罚情节,被判处有期徒刑二年,缓刑三年,并处罚金人民币五千元;“深海鱼”因主动退出违法所得、认罪认罚,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,缓刑二年,并处罚金人民币三千元。
二人看似“划算”的交易与“好奇”的举动,最终换来的是法律的制裁,也为所有网民敲响了警钟。一些人可能存在误区,认为“只是看看别人摄像头内容,不算大事”“用技术手段破解密码,不算违法”。但法律边界早已明确:任何未经授权的远程控制他人摄像头行为,均属违法!技术手段的可行性绝不等同于法律层面的正当性,更不能成为逃避责任的借口。
当前,非法控制摄像头的黑灰产业仍有生存空间,而抵制这类行为,需要每个公民的自觉,不购买、不传播、不使用恶意软件和非法监控设备,发现相关线索及时报警,才能让“加害者”无处遁形,让“受害者”不再出现。
网络安全无小事,隐私守护靠大家。网安周之际,望每位公民以案例为戒,以行动为盾,做隐私“守护者”、网络安全“践行者”,共筑安全、健康、有序的网络空间,让智能设备真正服务生活。(通讯员 许青青)